40 激怒国民的卖国行径 (1 / 1)
二五文学【25wx.com】第一时间更新《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上)》最新章节。
40激怒国民的卖国行径
--土耳其素丹政府和协约国签订《色佛尔条约》1918年10月30日,奥斯曼土耳其终于在协约国的持续军事打击下崩溃了,素丹决定向协约国投降。
战败使土耳其大祸临头,协约国早已制订了肢解土耳其的计划,现在它开始实施这个计划了。协约国要求土耳其解散军队,交出军舰,开放黑海海峡,放弃大片国土。英军开入海峡地区,法国和意大利军队也在土耳其登陆。1919年初,希腊军队入侵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协约国还试图在土耳其境内建立亚美尼亚和库尔德斯坦两个独立国家,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公开叫嚷:“我们用不着为土耳其将从国际政治舞台上消失而惋惜。”
在民族危机面前,素丹政府投靠协约国,卖国求荣,而土耳其人民在痛苦、迷惘之后,开始反抗,在安纳托利亚地区点燃反抗的火焰。斗争迅速遍及土耳其各地,人们组建“护权协会”,展开武装斗争。土耳其人民渴望一位英雄、领袖站出来领导这场斗争。1919年5月16日,土耳其陆军第9军督察使穆斯塔法·凯末尔前往安纳托利亚,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就是土耳其人盼望的英雄和领袖。
1881年,穆斯塔法出生于土耳其的一个木材商的家庭,幼年丧父,12岁时进入萨洛尼卡军事预备学校学习,一位同名的数学老师给他取名为凯末尔,从此他便用这个名字。17岁时凯末尔进入伊斯坦布尔陆军大学,接受青年土耳其党人的革命宣传,开始参与革命活动。毕业后他在大马士革服役,在那里组织“为祖国和自由”的秘密革命团体。
1908年土耳其革命成功,青年土耳其党人掌权,凯末尔主张军政分离,反对亲德政策,与青年土耳其党领导人发生冲突。凯末尔生性倔强,不肯妥协,遂退出政治,潜心研究军事。在1911年至1913年,土耳其参加意土战争和两次巴尔干战争,凯末尔在战场上初步显示才华,屡立战功,迅速被军方提拔。
1914年10月,在德国强迫下,土耳其参加同盟国一方对协约国宣战,很快在战场上陷入被动。1915年3月,英国为打通黑海海峡,计划在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岛登陆。这对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构成严重威胁。担任土军第19师师长的凯末尔奉命参加达达尼尔海峡保卫战,在他的指挥下,土军击退并重创英军。从此凯末尔声名远扬,获“海峡与首都保卫者”和“伊斯坦布尔救星”的荣誉称号。到战争后期,他已升为将军,获“巴夏”头衔,出任军长、集团军司令。战争结束时,凯末尔异常痛苦,他曾要求素丹任命他为军事大臣,认为自己有能力拯救土耳其。但是,素丹却任命他为第9军督察使,前往安纳托利亚收编人民自发组建的爱国武装队伍。
1919年5月19日,凯末尔抵达安纳托利亚的萨姆松。一踏上这块土地,当地人民同仇敌忾和誓死不屈的战斗精神就极大地感染了凯末尔,他在给素丹的报告中指出,这里充满了捍卫民族和国家独立的奋斗精神,“整个民族已经觉醒”。他不顾素丹的反对和阻挠,全身心地投入当地的爱国斗争,将分散的爱国组织和武装联合为统一的爱国力量。
凯末尔的活动引起协约国的严重不安,英国向素丹政府施加压力,要求素丹召回凯末尔。于是素丹政府向各地发出通令,称:“穆斯塔法·凯末尔虽是一位伟大的统帅,但他对目前的政治不是很内行的”。同时,素丹命令凯末尔返回首都。凯末尔迅即复电素丹,辞去一切军职,而以土耳其公民身分留在安纳托利亚,这表明他决不放弃争取土耳其独立和自由的斗争。
6月,巴黎和会拒绝素丹政府请求仁慈的呼吁,不愿放弃肢解土耳其的计划。土耳其代表团在巴黎一无所获,失败而归。凯末尔知道后,进一步坚定了以武装斗争捍卫土耳其权利的信念。7月23日,凯末尔主持的东部各省护权协会代表大会在埃尔祖鲁姆召开。会上他义正辞严地痛斥协约国的掠夺计划,严厉批评素丹政府的昏庸无能,大声疾呼:“人民必须自己为独立而斗争”。这次会议持续了两周,通过了凯末尔拟定的《告全国人民书》,并选举凯末尔为护权协会主席,进一步奠定了他在土耳其人民爱国反侵略斗争中的领导地位。
9月,全国各地的护权协会在锡瓦斯召开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凯末尔为主席的代表委员会,大会决议向全世界宣告:“这片领土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发誓“将竭尽全力甚至流尽最后一滴血来共同保卫自己的祖国”。会议结束后,凯末尔宣布断绝与伊斯坦布尔的一切联系,要求费里特内阁下台。凯末尔认为,素丹(兼任哈里发-伊斯兰教最高宗教领袖)在穆斯林中仍有极大影响,因此没有公开谴责素丹本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二五文学】地址:25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