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新老帝国主义的交锋 (1 / 1)
戈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二五文学25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39新老帝国主义的交锋
--美国和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1918年11月11日晨,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元帅与德国外交大臣埃尔茨伯格为团长的求和代表团,在巴黎东北45公里的贡比涅森林雷通车站福煦元帅乘坐的列车上,签署了停战协定,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使帝国主义各大国的力量对比和组合发生巨大变化。美国大发战争财,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争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1918年1月8日,美国参战刚9个月,威尔逊总统就在国会演说中正式提出了试图安排有利于美国争霸的战后秩序的“寻求世界和平的计划”,即“十四点”原则。它主要包括:废除秘密外交,公海航行自由,消除一切经济壁垒,裁减军备,“公正”地调整殖民地,协助苏俄“自由发展”,恢复法国、比利时的领土,奥匈帝国和土耳其统治下的各民族自治以及建立国际联合机构等等。为宣传这一计划,美国印刷了6000万本小册子向世界各地散发,舆论工具把威尔逊描绘成西方的救世主,宣称“十四点”是“人类自由宣言”、“第二个解放宣言”。美国政府迫使交战国以“十四点”作为结束战争的谈判基础。为了实现这一计划,威尔逊亲自率领一支由1300多人组成的庞大代表团,远涉重洋,来到巴黎参加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于1919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召开的分赃会议。
各帝国主义大国也都带着各自不同的争霸计划和掠夺要求而来,他们根本不理会威尔逊“理想主义”的宣言。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讽刺说:“上帝满足于十诫,威尔逊这位仁兄却给了我们‘十四点’。”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挖苦说:“威尔逊没有指出达到理想的实际方法,而我们却提出了实际计划。”在分赃会议上,法国力图确立它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主张肢解德国,最大限度地削弱这个竞争对手,限制德国的武装力量,向它勒索巨额赔款。而英国力图维护其殖民大国地位,根据其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反对肢解或过分削弱德国,制止法国在欧洲称霸;同时,英国想借助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与美国抗衡。意大利意欲独霸亚得里亚海,把过去属于奥匈帝国的一部分领土和它参战前与英法等国签订的《伦敦密约》许诺给它的领土并入自己的版图,并且还要进占巴尔干,夺取久已垂涎的阜姆港。而日本力图巩固在战争期间趁列强无暇东顾之机攫得的利益,并进一步独霸中国,建立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5个多月的巴黎分赃会议始终处于勾心斗角的争吵之中。
首先是关于建立国际联盟问题。会议的第一天,威尔逊要求首先讨论建立国际联盟问题,而英、法则竭力主张先讨论瓜分殖民地与领土问题。大会议而未决,后经英、法、美、意、日5大国首脑和外长组成的“十人会议”进行了长达4天的讨论,决定国联问题与其他问题同时平行讨论,并由威尔逊为首的特别委员会起草《国联盟约》。
列强在关于萨尔的归属和海上自由是否应列入《国联盟约》等问题上争执激烈,相持不下。法国要求取得原德国领土萨尔,以补偿战争损失;美国害怕法国取得萨尔丰富的煤矿之后,会在欧洲变得过于强大;英国反对在《国联盟约》中列入海上自由条款,以维护自己的海军优势和贸易地位;美国则力图以海上自由为名,向海外扩张。后来,为了摆脱国内反对派否决盟约的窘境,威尔逊要求在《国联盟约》中加上关于门罗主义与“国际联盟”不相抵触的一条说明。英法立即以此作为谈判的筹码,迫使美国同意把萨尔交与法国委任统治,同时,美国保证放弃海上军备竞争,以换取英国在《盟约》和萨尔问题上对自己的支持。
列强在如何处置德国问题上发生了最为激烈的争斗。关于德国的疆界问题,法国为了自身的安全,不仅要求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夺取萨尔矿区,而且要求以莱茵河确定法德边界,在其左岸建立一个依附于法国的莱茵共和国,还要求建立一个包括波兹南、但泽在内的大波兰,以确保法国的欧洲霸主地位;英美害怕法国过于强大,坚决反对。3月25日,劳合·乔治提出一个备忘录,即著名的《枫丹白露文件》,建议莱茵区仍归德国,但要非军事化;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法国对萨尔煤矿享有10年开采权;波兰获得但泽走廊。同时英美共同向法国提供军事保证,以防止德国进攻。美国基本接受英国的主张。面临着美英联合压力,法国不得不妥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炮灰的人生2(快穿)》《我能看穿万物信息》《我在无限游戏里封神》《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从行星总督开始》《结婚而已》《制霸超级碗》【三七书屋】《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