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5wx.com

冯志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二五文学25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古代性隐语

隐语古称瘦词,俗称谜语,它是一种不直接表明本旨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古代诗文和民间口语中保存了大量的隐语,如人所周知的以莲为怜、以藕为偶、以丝为思一类的隐语,巧妙地运用汉语谐声的特点曲折地表达爱情。但尚有大量的隐语如性隐语有碍封建教义,人们多避而不谈。

“云雨”作为最古老的性交隐语,可溯源于《易经》。《易·乾·象》谓:一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其中的“云雨”与“品物流形”相关联,意谓耕云播雨,才能化生万物,这里已有创造生命的象征意义。更富有的意味的是《周易·小畜》中的“云雨”已具有性的象征意义。《小畜》卦九辞谓“密云不雨,自我西部。”其卦象作霎,即乾下巽上,按说卦的解释,乾为老男,巽为长女,老男遇长女交欢自然不悦,所以九三交辞谓“夫妻反目”。显然,“密云不雨”之“云雨”已是十足的性关系用语。

古人以“云雨”作为男女性行为之隐语,当源于对天地相交化生万物的认识。雨与云一样都是天地交感的自然现象,因而雨同云含有性的隐义。

“云雨”作为男女性行为之隐语,一般皆认为此词出于战国时期楚国辞赋家宋玉的《高唐赋》中。辞曰:妾在巫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在这里宋玉描写了楚王与巫山神女的欢会。神女说她朝为云暮为雨,总离不开阳台。后人也因之以“阳台”代指被爱恋的女子栖居之所。云梦之台、阳台也均成为男女性活动场所的隐语。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曾多次借用阳台之典故,来表达他对率真性爱的追求,例如:“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楼中见我金陵子,何以阳台云雨人!”(《出妓金陵子呈卢六》)“美人美人兮归去来,莫作朝云暮雨兮分阳台。”(《寄远》)和“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等。

在我国古代社会,每逢干旱祈雨,必然伴随着男女性行为的仪式,男女性交是祭神祈雨的必要行为。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求雨上雨篇》记:“四时皆以庚子之日令吏民夫妇皆偶处。凡求雨之大礼,大夫欲匿,女子欲和而乐。”南宋罗泌《路史·余论》引董仲舒《请雨法》称:“令吏妻各往视其夫到起雨而止。”这里无论是“夫妇偶处”还是“吏妻视其夫”,都是通过男女性交来引发天地交媾的行为,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雨在人们的观念中就是天地性行为的结果。封建社会中的妓女祈雨正是这种观念的表现。理解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为何我国古代社会一直用“云雨”来隐喻男女之间的性关系行为。

“食”也是古代的性隐语。食欲和性欲是人的两大本能,一个是自身生存的需要,一个是繁衍种族的需要。孟子就说过:“食、色,性也。”古人将性看得并不如后世那样神秘。他们觉得,人之有性欲如人之有食欲一样自然。因而,他们以为,人的性欲满足了就如早饭吃饱后食欲满足了一样。于是他们创造了“食”、“朝食”这样的隐语。如《诗·郑风·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情人(狡童)没有来,少女不得遂其愿,故寝处不宁。这种不安,实质上是一种性的躁动。又如《陈风·株林》写灵公与夏姬“乘我乘驹,朝食于株”,“朝食”并不是指他们浪漫的野餐,而是指他们见不得人的行为。再如《楚辞·天问》;“胡维嗜欲同味,而快朝饱。”大禹治水,被奉为神明,他却与涂山女私通于台桑,故诗人洁难,难道大禹和老百姓嗜欲相同,只求逞一时的快乐吗?闻一多以为,“朝饱”即“朝食”,也指通淫。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其他相关阅读More+

偏要勉强

迟小椰

当维修工的日子

带刀

九零年代之我的老公是矿业大亨

骨色弯刀

席卷天灾

黄小婵

替代品

半截白菜

天命之上

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