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5wx.com

《汉帝崛起》转载请注明来源:二五文学25wx.com

颍川,自古一直是中原文化荟萃之地,也是华夏诸多姓氏发源地。

如今提到颍川,下意识想到的必然有“颍川四长”。

“颍川四长”指的是在士林中饱有声望的四大名士——钟皓、荀淑、韩韶、陈寔。

这四人都曾担任县长之职,并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同属于清议派,又都是颍川人,所以得到“颍川四长”的名号。

或许是名声经营有道,或许是士人诚意推崇,反正这四人之名一与颍川相绑定,当即天下皆知,声望与日俱增。

再加上四人所在家族之后辈也是才士辈出,于是,钟、荀、韩、陈四家得以后来居上,一跃而进入中原士族名门之列,颍川四长之名也逐渐发展成了“颍川四姓”。

朝廷爆发党锢事件之后,中原士族涉党者遭受朝廷打压,颍川四姓一样被波及,四姓族人或被禁锢、或主动隐退,全部退出了官场。

隐退之后,四族中,年岁或名气大的纷纷开办私学,讲经授业,年轻士子或闭门读书,或四处游学。

在颍川四姓带动之下,颍川各士族名门或名士争相效仿开办私学、收纳学子。

一时间竟使得颍川学风鼎盛,不仅深受本地士人追捧,其他州郡士子也是趋之若鹜,纷纷慕名前往求学。

渐渐地,士人将以颍川四姓族学为首的各私学合称为“颍川书院”,颍川书院之名开始享誉天下。

至此,颍川四姓的名望更是再上一个台阶,几乎成了中原士族之领袖。

不得不说,在这个书籍无法普及的时代,知识才是真正的力量,有了知识就有了名望,有了名望就掌控了舆论和话语权。

虽然颍川四姓已无人在朝廷任职,却丝毫无损于其对朝廷的影响力。这与党人存在毫无二致,其不在朝廷,朝廷却处处是党人的影子。

此前,天子刘宏让蔡邕等人举荐人才,露了点宽宥党人附属的苗头,党人立刻闻风而动,占了不少举荐名额。

颍川四姓也不例外,相约推荐各家子弟,最终选定三人,分别为钟家钟繇、荀家荀攸、韩家韩馥,除了陈家由于个中原因没有人选之外,刚好一家一个。

这三人的身份也有讲究,全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在各自家族属于小字辈,锋芒未露,既保证了嫡系出身,又没有太深的名流烙印,而且与党人的牵连介乎于有无之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相关阅读More+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杂草

旱地惊雷

抗日之军武系统

最爱吃肉的鱼

寒门宰相

幸福来敲门

庆余年

猫腻

寒门崛起

朱郎才尽

抗日之铁血军魂

秋风起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