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定大政方针 (1 / 4)
二五文学【25wx.com】第一时间更新《百花齐放: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最新章节。
●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8个大字。
●在雷鸣般的掌声里,一次探讨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了。
●参加会议的知识分子们听了周恩来的报告后欢呼:“知识分子的春天来到了!”
●确定大政方针
共和国故事・百花齐放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
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10日,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一届戏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在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上,发生了以京剧为主还是以地方戏为主的争论。有人主张全部继承,不愿批判地继承和改革;有人则认为京剧是封建主义,应全盘否定;有人提出戏曲应“百花齐放”。
最后,会议提出了《关于戏曲改进工作向中央文化部的建议》。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认为,戏曲“百花齐放”的提法很好,并向毛泽东作了汇报。
1951年4月3日,中国戏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毛泽东应院长梅兰芳之请,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毛泽东有深厚的戏曲素养,对京剧的唱腔、板式都颇有研究,他休息脑筋的办法就是听京剧唱片。他也很懂戏曲表演艺术规律,他能注意到什么流派、哪个演员,唱什么戏才能发挥他们的优势,强调要尊重演员的特长。毛泽东喜欢高派唱腔,表明他在风格选择上倾向沉雄、豪放。
京剧《逍遥津》本是一出悲剧,唱法自然苍凉悲凄。有一次,毛泽东听完京剧高庆奎派传人李和曾清唱了这出戏后,发表了看法,说:“应该高歌黄钟大吕,不要阴沉沉的,高派的唱法是好的,要继承,也要发展。”
还有一次,毛泽东听了李和曾唱了《李陵碑》中的那段反二黄唱腔以后,又很风趣地说:“杨老令公8个儿子死了4个,发发牢骚是可以的,但总的来说,他还是忠心报国、坚贞不屈的将领,所以不宜唱得太悲。你现在唱得有悲有愤,是对的,应该这样唱。”
毛泽东很重视戏曲百花齐放,他始终强调各流派要充分保持和发展自己的长处。因此,对“以京剧为主还是以地方戏为主”的争论,毛泽东提出:
京剧还应该保留,不单是京剧,各种戏曲形式都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批判继承。
此后,戏曲界以京剧为主,还是以地方戏为主的争论,得到了解决。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也成为新中国戏曲工作的指导方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