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5wx.com

王金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二五文学25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19章独立发展中国的核科学

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中国第一次将原子核裂变的巨大火球和蘑菇云升上了戈壁荒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中国人终于迈进了原子核时代。

吴有训当天20时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中得知这一消息,兴奋之余,心中还有一星半点的苦涩与遗憾。

吴有训的恩师康普顿教授曾是美国核武器研制计划中的高级顾问,他的众多学生参与了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而他本人对中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却很少知情,失落之感,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但吴有训很快就释然了,毕竟这是由自己所教出的学生们为国家做出的重大贡献。这些学生的名单可以拉出一长串来:钱三强、郭永怀、王淦昌、彭桓武、何泽慧、王大珩、朱光亚、邓稼先、梅镇岳、郑林生、金星南、胡宁等等,他们都参与了研制工作,学生们圆了老师的强国梦。

在陪同国家领导人一起接见参加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科技人员时,周恩来特地请吴有训讲话。吴有训望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竟脱口而出地说道:“同学们!”。但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称呼不合时宜,赶紧改口为“同志们”,而下面的“同学们”此时已然发出了轻微的哄笑声。

周恩来见状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他连忙在一旁说:

吴先生,你不必改口,还是称呼“同学们”更好,这里只有你有资格使用这个称呼,这是你的特权!

在中国制造原子弹方面,中国科学院做出了最大的功劳,特别是钱三强,为制造原子弹的梦想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工作。

钱三强自从30年代与原子核科学“结缘”,他梦寐以求的就是发展中国自己的原子核科学事业。

1948年,钱三强回国后,牢记老师约里奥·居里“要反对原子武器,必须要掌握它”的告诫,为实现这个愿望奔走呼号,身体力行。

1948年9月,在钱三强的呼吁下北平研究院决定组建原子学研究所,钱三强受聘兼任所长,全所只有他和何泽慧等4个人,最基本的仪器设备都没有,一年的科研经费只够买10多只真空管。面对现实的中国,钱三强踌躇、苦闷。

几个月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进北京城。不久,钱三强得知中央要派遣自己陪同郭沫若团长出席在巴黎召开的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大会。钱三强积极向组织提出建议,要求支用一笔经费出国购买急需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

在周恩来亲自过问下,钱三强的这一要求迅速获得批准。在当时异常困难的境况下,中央仍然批准了数以万计的美元交给钱三强办理购买科学仪器设备。钱三强向新中国领导人提出的第一个建议就被采纳,他百感交集,对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充满了信心。

1950年5月,中国科学院组建了以研究原子核科学为主的近代物理所,1953年改名为物理研究所,1958年又改名为原子能研究所。钱三强先任副所长,吴有训任所长,1951年起钱三强开始任所长。

钱三强深知核科学事业不是一个人所能实现的,在建立近代物理所时,他就广罗人才,特别是在科学技术上卓有成就的带头人。

钱三强求贤若渴,在1949年底,他亲自到清华园拜访了彭桓武教授,同时致信浙江大学王淦昌教授,诚邀他们到近代物理所工作。

彭桓武、王淦昌先后于1950年2月和4月来到了筹建中的近代物理所。后经钱三强建议,两位都从1951年起担任副所长。自此,他们三人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成为新中国原子核科学大军中具有凝聚力的核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相关阅读More+

私藏玫瑰

芒厘

小玲建军

空中云点

替代品

半截白菜

怎敌她软玉温香

鱼山醉

神农道君

神威校尉

仙工开物

蛊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