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校园环境建设要彰显人文关怀 (1 / 1)
天才一秒记住【二五文学】地址:25wx.com
10.校园环境建设要彰显人文关怀
校园环境建设中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
校园环境是指在校园内影响师生员工生活、学习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本文所指的环境是特指学校的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建筑群、运动场地、校园绿化、道路以及人文景观等校园文化物质形态,是校园文化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
人文关怀是指以关怀人、尊重人为主旨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表现出对人的生存现状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校园环境建设中的人文关怀,就是指在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理顺人与环境的关系,确立人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关心、理解,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体现人们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
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人文关怀的现实意义
随着教育的发展,对校园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理念的以及和谐校园的提出,大学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朝着“综合素质型”转变,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使校园环境德育和美育的职能进一步强化,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提倡人文关怀,对于校园环境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校园环境是人化的环境,校园环境的职能,就要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以人为主体,关心人,以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目前校园环境建设中,对人文关怀的体现,与我们的理想状态还有较大的距离,存在种种弊端。校园规划设计沿用旧标准模式,设计方法存在局限,对现代大学的新变化缺乏敏感和预见,忽视了校园环境的具体的人类行为特征,过分追求宏伟、高大的景观形象,却因此忽视了人对环境的多层次需求。广场以大为好,往往大而不当;车道以宽为好,行人的空间越来越小;绿化急功近利,多以草坪为主,绿而无荫;建筑物的造型以新异奇特为美,破坏了环境的整体和谐协调。凡此种种,与人文关的精神怀背道而驰。校园环境建设中注重人方关怀是校园环境职能的必然要求。
(1)满足师生学习生活的需要是校园环境最基本的职能。
校园环境是师生从事教学、科研、生活的物质载体。满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相互交流、师生生活等物质需要是校园环境的基本职能。校园环境是师生参与、交流和聚会的场所,是每个人获得认同并以之为归属的场所。校园环境是因人的需要而建设,是为人服务。因此校园环境建设理所当然要体现人文关怀,以方便、舒适、安全为最基本的要求。结构、功能合理的物质空间环境有利于激发人们学习和交流的愿望。
(2)环境育人是校园环境的又一职能。
环境的育人性,是校园环境的又一职能。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显而易见,人格的升华、自我的完善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好的环境就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有利于学生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思想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学校环境对人的影响在本质上是一种细语润无声的“无声教育”、是一种“隐形教育”。环境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要尊重师生在环境中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在环境中充分体会到环境对人的关怀,使人对环境产生依恋和认同,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进而影响和改变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立场。在校园环境中注重人文关怀,才发挥环境寓教于景、润物无声的作用,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3)校园环境是师生休闲娱乐的憩息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学校环境与安全文化建设(上)》转载请注明来源:二五文学25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