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齐回来了,这可是大事!李大湖立即中止了和刘云的谈话,出门来迎。望着风尘仆仆的王家齐,李大湖远远地伸出双手,相握后又在他肩上重重地拍了几下,这才拉着他进了土屋。
王家齐这次送信,先是到定远县藕塘镇,果然不出李大湖所料,地委机关已经转移。根据地下联络站的指点,王家齐步行绕道几百公里,终于在苏北高良涧蒋庄,找到了地委书记黄山。
黄山很高兴,李大湖既然派人来送信,说明他们在巢北已经站住了脚,同时,也说明了自己当初选人没有看走眼。
王家齐的汇报,主要讲两件事。一件是皖江联络队已选定桴槎大山,做自己的根据地,并且清理了山区的敌特分子。另一件就是抓叛徒。王家齐见黄山态度和霭,心情不错,就把活捉吴谷山的经过,绘声绘色地叙述了一通。黄山听后大笑不止,风趣地赞道:“李大湖他们是瓦岗寨上的人吗?真是响马抡刀,马到成功哪!哈哈哈……”
黄山书记的回信,也是口头的,没有写在纸上。一共是三条:第一,皖江联络队的开局不错,尤其是清除了叛徒,为党除奸,值得嘉奖,地委要为你们请功。第二,在白区(敌后)开展斗争,要特别重视情报工作。中共中央华中局,新近成立了国民党统治区工作部,简称国区部,专门负责对白区工作的领导。原七师政委曾希圣,担任国区部部长。曾部长要求,所有在白区工作的领导干部,都要加强对情报工作的领导,必要时,要选派一些对党忠诚、斗争经验丰富的同志,打入到敌人内部。第三,要有建立新的巢北工委的思想准备,华中局目前正在调整淮南地区的党组织,等到调整结束后,地委会派人去找你们,具体指导巢北地区党组织的重建工作。
听了王家齐的传达,李大湖的心境像打开了几扇窗户,豁然开朗。工作得到上级的肯定,自然很开心,更重要的,是自己建立情报网的打算,竟然和上级的要求相一致,这让他难免有点得意,有点自豪。当然,上级毕竟是上级,站得高,看得远,这个重建巢北工委,自己就没想到,看来以后这方面还得下点功夫,虽然黄山同志说要派人过来指导,但是基础工作还是要靠自己去做。当务之急,先要把情报网的事安排妥帖,自己才好分身,抓党组织恢复。想到这,他看了一眼刘云和王家齐,忽然间有了主意。
“家齐同志,你一路辛苦,先休息两天。以后你的工作,就是给刘云同志当助手,把皖江地区的情报网建立起来。”
李大湖说过后,又给他二人互相作了介绍。王家齐说,没什么好休息的,有事情现在就可以干了。见他这么说,刘云对这个新搭档就有了好感,两人在一边叽叽咕咕商讨起来,李大湖坐在旁边反而成了多余,便起身出了土屋。
李大湖的这个安排,出于双重考虑。一方面考虑到刘云独木难支,有两个人可以商量着办事,而王家齐原本就是搞交通站的,对情报工作也很熟悉。另外一方面,王家齐是组织同志,让他参与进来,便于加强对情报工作的领导。这样一来,他就更可以放手了。
此后一段时间,李大湖组织了一支30人的手枪队,在巢北地区穿插活动,进行秘密串联,把各个地方的基层党支部,一个个建立起来。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先把保甲长控制住,不让可疑的人进出村,然后再和当地党员接上头,把该做的事都做了。
这种做法有点狠,但是见效快,也给地方上的土豪劣绅带来了震动,共产党又回来了!时间久了,也会弄出点事来。
这边先按下不表,再说敌人方面。
叛徒吴谷山被捕杀后,断了敌人一条得力膊膀,省里的保安五团,县里的中统调查室和县党部,都觉得很丢面子,因为人是从他们老窝里带出去的。原来驻守烔炀河车站的那个保安中队,因为中队长梅魁胜受伤,回省城治疗,加上在桴槎大山吃了败仗,士气低落,被省保安五团撤回。但烔炀河镇这个交通枢纽,不能放弃,只能加强,为此,县中统徐正钧主任,专程去了一趟省城,找了省党部的人,于是省县联手,组建了一个有500多人枪的党政大队,常驻烔炀河镇。
党政大队的大队长,名叫梅光远,是梅魁胜本家兄弟。此人心高气傲,自恃比族兄梅魁胜多谋善战,上任后在徐正钧面前吹嘘,小小的皖江联络队不足为虑,有本大队长在此,保你平安。徐正钧乐得有人出头,便“少年英俊,党国栋梁”之类的夸了他一番,并在得仙楼酒家摆下宴席,为梅大队长接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二五文学【25wx.com】第一时间更新《皖江联络队》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