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二五文学25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郝刚接受领导指令担任驻井技术攻关组副组长,在他进驻这口井的那天,根据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郝刚的妈妈和爱人飞燕,抱着刚刚牙牙学语的一双宝宝,长途跋涉,从老油田来到滹沱镇。妹妹郝霞和邹德欢负责接待。说是接待,其实就是安排一下食宿,白天有饭吃,夜晚有铺睡,说穿了就这么简单。邹德欢利用工作间隙,找到生活办公室房管科牛干事,通过他联系了一家房东。这家房东是烈士家属,对石油工人特别热情,多次把上房腾出来让石油上的待房户住,自己一家住在破旧的偏房里。房子落实之后,郝霞请半天假,帮助打扫、整理床铺。邹德欢又到生活办公室行政科领了一套液化气炉具,一张圆桌、两把折叠椅,抓了一辆便车,顺便灌装了液化气,尽快送去。就算办妥了,忙忙乎乎回去上班,连几句客套话都没有顾得上寒暄。
驻井领导温源、石明智、冷若冰等知道郝刚家里的情况后,五次三番地做工作让郝刚尽快搭便车回去安排安排,井上的工作由他们顶着。可郝刚每次都会说:“论年龄你们比我长,论压力你们比我大,论身体你们比我差,论家庭拖累你们比我重,你们不顾一切顶在现场,井队、二线单位这么多的同志钉在这里,谁家没有一点大大小小的麻缠事,我怎么好意思离开呢!再说井下压力这样高,许多人干了一辈子石油都很难碰到一次,这次让我们碰上了,正是我们年轻人积累经验、学习知识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怎么能离开呢?”他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会在钻台上,一会在电台室,一会又在现场值班室,手里拿着笔和记录本,跑上跑下,记这记那,都不知道找一口水喝,嘴唇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痂。
就在前一次“对账、讨款的故事”发生后,当天夜里,郝霞没有一点睡意,拿出稿纸、信封,爬在办公桌上给妈妈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在问候妈妈、嫂嫂、侄子及嫂嫂的爸爸妈妈等亲人之后,写她哥哥的工作、生活情况,写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特别仔细地写她通过哥哥的引荐认识的邹德欢哥哥,长什么样,干什么工作,爱穿什么衣服,爱吃什么饭菜,爱看什么书,爱聊什么天,写得细得不能再细了。接下来她又展开笔墨写今天发生的“对账、讨款的故事”。她写道:就在今天下午德欢(忘情之下把姓删了)和哥哥一块参加固井作业回来,怎么逼自己对账,怎么发现短了钱,怎么找到“报账人”费尽口舌,把钱一分不少追回来,自己多么感动,写了很长很长。最了解儿女心思的妈妈收到信之后,只给她写了短短几句话:“从来信中看,德欢的确是个好孩子,你和你哥好好交往。记住一定要尊重人家,好好报答人家。”
把家临时安顿好之后,妈妈抱着孙子和房东大娘拉家常。
飞燕抓紧时间到组干科去报到。组干科通知她,下周一到资料室上班,并告诉她“资料室”是新组建的单位,隶属指挥部行政办公室管辖,主要业务是收集、整理、归档、管理有关部门和人员查阅地质档案资料(包括每口井的地质设计、现场录井资料、中途或完井电测资料、完井总结报告等等)、钻井工程资料(包括单井工艺设计、全井工艺流程记录、钻井参数、泥浆参数、钻时记录、钻头及设备磨损记录、下表层套管与技术套管及油层套管和各次固井资料、完井总结报告)、财务成本核算资料(包括钻前工程-平井场、打基础、修临时井场公路、井架拆卸拉运安装、供水管线安装、钻杆钻铤套管等拉运所发生的人员工资、材料消耗、征地费、差旅费、车辆运输费、养路费、办公费等等,钻井工程—泥浆材料消耗、油料{柴油、汽油、润滑油、铅油}消耗、钻头消耗、柴油机钻机发电机等机械设备易损易耗配件消耗、人员工资、差旅费、公杂费、辅助生产单位上井服务结算费等等,完井工程—套管消耗、固井水泥消耗、固井施工消耗、完井测井消耗等等)。资料室人员目前只能配备三名:飞燕担任主任,配一名资料管理员,负责资料验收、登记、编号、归档、保管、借阅;另配一名微机录入员,专门负责数据收集、处理、分析,为有关部门提供情报资料,一两天内就会报到。资料室为了避免强光照射,设在指挥部机关三楼西北角,所用设施包括办公桌椅、计算机、资料柜等。飞燕报到后根据实际需要,立即写出报告,交主管领导审核签批后,送生活办公室行政科限时采买配发。
飞燕原来在老油田是地质物理化验员,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一听组干科的安排,头一下大了,想和郝刚商量一下的余地似乎都没有,真是“赶着鸭子上架”。初来乍到,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其实,在石油会战时期,这是最常见不过的事情。因为到处都缺人,逮住一个就安排了,“不行也得行”。你别说,就这种方式还真锻炼成长出了一批人才,正应了伟人“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这句名言。
王同庆从职工大学学习刚刚回来,就被提拔为指挥部副指挥,分工负责前线指挥部生产组织工作。昨天中午才到前指报到,井位都不知道在哪里,井队的干部都是谁也不知道。倒是利用下午时间,把二线配属单位一家一家转了一圈,有了大概的了解。前指机关调度室、生产办、政工办、后勤办的头头脑脑晚上开了见面会,实际是一个座谈会,各路汇报了工作进展情况、人员配备情况、工作中遇到的需要领导加以解决的问题等等,王同庆一一仔细记录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中。
好像上天在有意考验他、折磨他。第二天他刚刚到地方政府沟通信息回到机关,连中午饭都没有顾上吃,一场重大的自然灾害就这样发生了。
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水涝灾害。一连三天的大雨,让久旱的华北平原一下子吸足了水分,大小沟渠积水严重,再加上滹沱河上游水库紧急泄洪,干涸多年的滹沱河河道常年失修,洪水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一下子没过堤岸,淹没农田、村庄,也将野外滩涂上的钻井队,团团围住,浸泡,围困。交通中断,通讯电台遭到破坏,情况万分危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