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天渐渐暖和起来,原野上皑皑白雪仍在,城市主要干道上却流淌起黑乎乎的雪水。三月末,积雪消融,所有的腐败与肮脏都将毫无遮拦的暴露在阳光之下。
四月,北海道在经历重生之苦。
五月,青青草地上凝满露珠,朝阳铺在其上,春意盎然。
每年六月中时候,札幌都会举行连续三天的北海道神宫祭。
远离都市,虽感受不到神宫祭盛大的节日氛围,但不少学校仍把这一天定为更换短袖校服的日子。市民们也齐齐换上了夏装。
没有人知道阿依努人从哪里来,他们被称为虾夷人。‘虾夷’一词带有贬义,意为‘毛人、囚俘’。于日本历史的零散记叙之中,早在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4世纪)阿依努人就已分布于日本全境。公元4世纪后,九州北部诞生邢马台国,接着本州中部兴起了大和国。此后大和国国力强盛,称虾夷人‘自古未沾王化’,将其作为尚未开化的异种人征讨和驱逐,在几代征夷大将军所率领的军队一再讨伐后,虾夷人的居住地逐渐退缩到北海道,北海道亦被称为虾夷地。
镰仓时代,大和族商人开始进入虾夷地开荒经商。自古以来靠渔猎为生的阿伊努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冲击,与大和族矛盾日益激化。阿伊努人的暴动反抗被室町幕府的武士残酷镇压,此后,大和族在虾夷地的主导地位巩固下来。
后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列岛,建立德川幕府,在虾夷地设立松前藩,进一步奴役和盘剥阿依努人。明治维新前60多年间,松前藩所辖地区内的阿伊努人共减少了近三分之一。时至今日,日本境内的阿依努人仅为一万余人口。
明治二年,日本政府在虾夷地设置了开拓使,第二年正式将虾夷地更名为北海道,拉开了大规模开发阿伊努人聚居地区的序幕。同年,明治天皇下诏在东京举行祀奉守护北海道开拓事业的三大神明的仪式,(大国魂神、大那牟迟神与及少彦名神,合称‘开拓三神’)。明治三年,为祭祀‘开拓三神’在札幌建设临时神社,即为北海道神宫前身。
北海道历史本身即是一部阿依努人的血泪史。
阳光和煦,生机勃勃。最美好的时节很快就要来了。
七月,紫丁香和铃兰开满街道,连风也好像被染上了一抹淡紫色。
商店街上热热闹闹,在为即将到来的夏日祭做准备。次郎走在抬神轿行列的最尾端,按照商店街的规矩,凡是家里有两个男孩的店铺,就得派出一个男孩来抬神轿,往年这项工作都是交给太郎,太郎去九州工作以后,自然是落到了次郎肩上。
因为武內智也的事,次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阴郁了很长一段时间。此时他正穿着抬轿的衣服,被商店街的会长举喇叭数落,久违吊儿郎当耍嘴皮子的模样,三郎看见噗嗤一下笑出了声。
次郎回头看见弟弟,慌忙撒手捂住了脸,又被会长一通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