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石狩辺的视线停留在保鲜柜三四层之间,红黄配色的特惠贴上写着:‘激安!日常300円,鳗鱼饭团今日仅需150円!’
说是鳗鱼饭团,充其量不过是包了少得可怜的蒲烧鳗鱼边角料,但大脑对鳗鱼的味觉记忆几乎立刻被唤醒。咬下一口,滑嫩多汁的甘香即盈满口腔,这种享受已经好几年没有过了。
保鲜柜中摆放着五花八门,各色各样的商品几十件,看上去美味的选择有很多,但对于石狩辺来说,它们都价格不菲。
而今天,也就是说今天,只要多出50円就能从木屑般的干燥口感中解脱出来。石狩辺喉头鼓动,手在鳗鱼饭团与鲣节饭团中游移,但犹豫稍纵即逝,他还是向整个保鲜柜中最便宜的鲣节饭团伸了过去,它又大又丑,看着让人毫无食欲,但只需要付出100円就能换回八分的饱腹感。
鲣鱼春季沿黑潮北上,秋季又顺亲潮南下,一生都在忙碌的洄游线中度过。经过严冬耗尽了脂肪,春天初鲣肉质紧实,远不如秋鲣肥嫩美味。所以通常产量过剩的初鲣会被加工储存。煮熟,烤干,持续干燥,再静置发霉。成品硬度出奇,敲起来木鱼般有节奏。出于对牙口健康的考虑,最终会统一刨成木屑样的干鱼片出售。有人被戏称其为鱼的木乃伊。
撇去口感,‘鱼木乃伊’确实是没钱人过日子的法宝,用少量钱就能换取的蛋白质来源。江户时代穷人钟爱的‘猫饭’也是差不多意思,用鲣节淋上点酱油,就着能扒下一碗白米饭。
这个时间段里便利店几乎没生意,仅有一名发福的中年大婶在上班,她接过饭团塞进微波炉,麻利的将计时器调到一分半钟,又用没有情绪起伏的语调问:“套餐有特价,平日卖350円的罐装乌龙茶,现在配饭团只要100円。来一罐吗。”
煮锅里用混合岀汁加水勾兑出来的汤底热气升腾,白萝卜、竹轮、蒟蒻丝、鸡蛋、鱼丸在里面散发出诱人香气。
大婶拿起收银台摆着的一罐乌龙茶就要往袋子里装。石狩辺赶忙摆手,大婶抬眼望着石狩辺,石狩辺抿了抿干裂的嘴唇,又对她摇头。
微波炉发出叮一声响,大婶放下乌龙茶,浑圆腰肢在寸方之地艰难转身去取加热完毕的饭团。
石狩辺放下100円,那枚被手心捂的热乎乎的硬币在桌上咕噜噜转圈。
饭团正冒着热气,石狩辺伸手去拿。
“还有消费税哩,5円。”大婶用食品夹在锅里快速翻动着煮物,语气依旧是机器人般没有起伏,看小偷一样的鄙夷眼神看着石狩辺。
“便利店就得要交税,我们活着也不容易的。听见了吗,一分都不能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