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人之五》转载请注明来源:二五文学25wx.com
王勃
王勃(650—677年),唐代著名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不到20岁就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因罪除名。在去交趾探望父亲的时候,在途中溺水而死。少时便显露出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为“初唐四杰”。其诗词意境较高,初步突破了宫体诗束缚。又长于骈文,《滕王阁序》尤为著名。
有《王子安集》,王勃为我国罕见的神童,并以其文才被推为“四杰”之首。王勃6岁善文辞,会写文章。9岁读颜师古注《汉书》,写了《指瑕(xia)》10卷,即指出颜师古所注《汉书》的错误。表明了王勃非凡的敏悟天才和深厚的文学基础。
王勃听说新拜右相刘祥道在关内视察,便上书刘祥道,对国家大事提出建议,请刘祥道引荐。他上书的题目是《上刘右相书》。这是一篇大文章,其中陈述国家大事部分,一共提出了4条建议:一是指陈当时侵伐高丽战争的失误,建议用儒家的文德教化代替武力征伐。二是批评朝廷当时随意滥行赦令,建议遵照儒家古制,赏罚必信。三是指出当时币制混乱,商人乘机兼并土地,使农民无地可耕,主张“重农抑商”。四是建议选拔人才。
王勃从小就注重经世致用之学,关心国家政事,寻求机会以自荐。刘祥道看过他的上书后,非常惊异,连连赞日:“此神童也。”并上表力荐,但没有什么结果。
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登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王勃又上《宸游东岳颂》。在刘祥道的力荐下,参加科举考试,高中及第,授朝散郎之职。这时的王勃,未满二十岁就及第受禄,真是春风得意光耀一时了。不久,沛王李贤招王勃入为修撰,受命撰写《平台秘略》。
《平台秘略》共分10大类:孝行、贞修、艺文、忠武、善政、尊师、褒客、幼俊、规讽、慎终。这部书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是作为皇子阅读修养所用的。
在此期间,王勃除写了一些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作品外,还写了一些有名的抒情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开始表现惜别的依依之情,马上又变为开朗豪放的乐观心情。让人感伤的心情为之一奋。诗的内容和形式,都突破了前代的框架,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成为绝唱。不过,从此以后王勃仕途失意,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于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二五文学25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