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私相承受的特权 (1 / 1)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上)》转载请注明来源:二五文学25wx.com
33私相承受的特权
--中日俄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日俄战争爆发后,列强各国不仅各怀目的,宣布中立,而且还求中国政府也与他们一道,对这场在自己国土上展开的战争不闻不问,保持中立。
早在战争爆发的一个月之前,日本政府就向清政府表明:如果本国与俄国谈判破裂,不仅不愿意其他国家参与,同时也希望中国政府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以免其他国家有所借口,横生枝节。并告诫清政府:贵国内地须自固守,勿使变乱。英国人对于日本人的这种做法表示支持。美国人也于2月10日,采纳德国人的主意,自行出面向清政府和日本及俄国发出照会,要求交战国双方在战争中“尊重中国的中立”,并要求清政府为之划定一块战区,企图使之局部化,以使列强各国在华权益不受这场战争的波及。20日,它又以同样的内容照会其他《辛丑条约》的签字国。
日本和俄国关于东三省的谈判,虽然关系到中国的切身利益,但是对中国政府却从来都是保密的。现在战争已然打起来了,清政府不敢、同时也确实无力阻止这场战争在中国的国土上打起来。列强各国为清政府提出的中立路线,它也只得接受。于是2月12日,清政府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上谕,宣布:“现在日俄两国,失和用兵,朝廷轸念彼此均系友邦,应按局外中立之例办理。”同一天,外务部也通电声明:把吉林、黑龙江两省之全部及奉天大部划在中立区之外,留作日本和俄国战争的战场。把东三省之地任由日俄两国的铁蹄践踏。
战争打到1905年的5月间,局势已经明朗,俄国人败局已定,同时也已经把中国的东三省打得遍地弹痕,满目狼烟;人民流离失所,国土黯然无色。日俄双方这时再也无力继续打下去了,其他列强也希望早日恢复远东地区的和平。于是6月,由美国总统罗斯福出面,进行调停,为两国所接受。8月9日,议和谈判在美国的朴茨茅斯开始。
清政府得知日俄两国媾和的消息后,深恐他们在谈判时对中国东三省地区进行瓜分,于是在谈判开始前分别向两国政府照会,声称“此次日俄战争曾在中国疆土用武,现在议和条款内,倘有牵涉中国事件,凡此次未经与中国商定者,一概不能承认”。
但是,日俄议和实际上就是双方要根据各自在战争中的胜与败,重新确立自己在中国东三省地区的地位和利益,对于中国政府的合理要求,日俄两国都没有予以理睬。在谈判期间,同样没有与清政府进行商议,即擅自在关于中国东三省地区的问题上达成了妥协。
1905年9月5日,日俄两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计正约十五款,附约两款。其中涉及到中国主权的内容主要有:
一、俄国将包括旅顺口、大连湾在内的辽东半岛租借地,及附属的一切公共财物,让与日本;
二、俄国将从长春到旅顺口的铁路及其一切支线,铁路区域内所附属的一切权益、财产让与日本;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戈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二五文学25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