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意大利的真面目 (1 / 1)
27意大利的真面目
--埃塞俄比亚和意大利签订《乌西阿里条约》孟尼利克二世视英、法为埃塞俄比亚的侵略者,尤其是英国,这是因为英、法在海外殖民扩张中染指非洲之角较早。当英国的注意力被苏丹爆发的马赫迪起义暂时引走之后,意大利的侵略势力开始悄悄地填补了这一真空。孟尼利克对此毫无思想准备,他怀着善意去理解意大利的意图。1885年,意大利从红海海峡登上埃塞俄比亚,迅速占领了北部的厄立特里亚地区,使埃塞俄比亚与红海隔绝了……
孟尼利克对意大利政府一直怀着崇敬,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意大利罗马教皇在他心目中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把意大利政府看成是“上帝派来的仁慈朋友”。孟尼利克二世虽然登上皇帝宝座,但他意识到国内一些封建诸侯势力仍然残留,要想除掉这些势力,他希望借助于外国列强的支持,首先使军队装备大大加强。所以,他把自己的信赖完全寄托在意大利身上。即便意大利已经在厄立特里亚形成侵略局势,他也不想立即同意大利政府伤了和气。其实,意大利政府正在利用孟尼利克二世的幼稚和软弱,企图让埃塞俄比亚永远置于他的控制之下。意大利政府在厄立特里亚立足之后,便露出了狰狞的面目,要求孟尼利克二世就意、埃关系签订一项条约。对意大利抱有幻想的孟尼利克二世同意了。就在他登上皇位后仅40天,埃、意《乌西阿里条约》签订。该条约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其中第17条原文如下:
“埃塞俄比亚万王之王陛下,希望在与其它列强和政府所发生的一切交涉中,可以借助于意大利国王陛下的政府。”
在孟尼利克二世手中的阿姆哈拉文本中,把该条款最后一句话中的“可以”写得明明白白。而捏在意大利政府手里的文本,却被意大利驻厄立特里亚总督巴拉蒂和意大利首相克利斯皮无耻地将“可以”二字改为“必须”。两字之差,含义相去甚远。按意大利政府的篡改,埃塞俄比亚在对外交往中,只能由意大利政府摆布,不经意大利政府的一切对外交往,将被视为无效。1890年2月,意大利政府不顾羞耻地通知世界各国,单方面宣布埃塞俄比亚为它的“永久保护国”。这种强加于埃塞俄比亚的“曲解”,使孟尼利克二世大为震惊,他被“上帝派来的仁慈朋友”的行径弄懵了。他善良地认为这是“朋友间的一场误会”。孟尼利克二世立即写信给克利斯皮首相转意大利国王,在信中他怀着友善温和的心情表明道:“由于两国的友好关系,所以我在签约时说过,请意大利君主受理我国在欧洲的事务。但是,我从未签订条约来限制自己必须这样做……”
与此同时,孟尼利克二世又同自己属下领主们进行紧急会商。提格雷领主愤慨地说:“请陛下相信,意大利人在厄立特里亚已经不是访问性的了,他在那里集结军队,一个又一个的据点在不断地向内陆延伸。”
孟尼利克二世不以为然道:“厄立特里亚的边界划分,是属于我们和意大利人之间的分歧,相信一切分歧都是可以通过谈判解决的。我命令要避免冲突,因为朋友间的冲突可能会导致友好关系的破裂。”
“那《乌西阿里条约》第17条怎么办?难道我们听命于意大利的摆布?”提格雷领主仍然愤愤然道。
“诸位,我会向欧洲各国说明条约的本意,欧洲列强会同情我们的。尤其是英国政府,他是不会容忍意大利人在埃塞俄比亚有扩张行为的。意大利人怕英国人,懂吗?”孟尼利克二世很自信地提出了他的“以夷治夷”的观点。
2月末,孟尼利克二世分别向欧洲英、法、德、俄等各国发去了外交信件,他在信中表明意大利政府的单方面宣布是一种“曲解”,埃塞俄比亚皇帝没有“必须”这种字眼的承诺。所以,《乌西阿里条约》是失真的条约,表明在对外关系上“埃塞俄比亚不需要任何国家的帮助,她只祈求于上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二五文学【25wx.com】第一时间更新《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上)》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