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大清的铁骨外交官 (1 / 2)
24大清的铁骨外交官
--中国清政府和法国签订《中法简明条约》自1883年12月起,由法国侵略越南,进而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中,法国在取得了巨大的军事成就后,觉得依靠这些胜利可以迫使中国同他们签订一个和约了,并以此得到清朝政府对他们在越南的地位予以承认,进而向中国攫取更大的侵略利益。
但是,法国人知道,事情还没有这么简单,驻巴黎中国公使就不会轻易答应自己的要求。这个人就是前面提到的中国驻英、法、俄全权公使曾纪泽。前不久,法国上下正沉浸在接连的胜利之中时,认为色当惨败的羞辱可以通过山西的胜利来洗刷,但曾纪泽发表谈话说:“山西之败,尚未似10年前色当之故事也。”言下之意,中法战事,形势未卜,胜负尚未分晓,间接地警告法国佬不要高兴得太早。
法国人知道,在同中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如果有曾纪泽这样一位强硬而明白的人,要任意宰割中国是不容易的。所以,他们决定先将“绊脚石”移开。
谁来完成这个任务呢?
法国总理茹费理经过再三考虑,想到了一个人,他就是德籍清政府海关官员德璀琳。1884年3月底,德璀琳赴广东粤海关税务司,当他到达香港时,法国远东舰队副司令海军少将利时比盛情邀请他乘坐法国海军中校福奴诺带领的“伏尔泰”号军舰去广州。德璀琳受宠若惊,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法国人此举正是要利用他。
在船上,3个人开始了不可告人的密谋。
法国人早就知道他和中国的李鸿章关系非同一般。两位法国人告诉德璀琳,请他转告李鸿章,法国人现在很愿意同中国谈判解决问题,但有一个先决条件:将曾纪泽调开。
德璀琳明白,法国人想通过他向中国传达出一个信息:法国人想和中国“议和”,他们希望德璀琳利用和李鸿章特殊的私人关系出面。
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德璀琳到达广州后,立即将法国要求议和的情况电报告知了李鸿章,一贯坚持投降妥协的李鸿章得到消息,如获至宝,当即写信给总理衙门命令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调德璀琳到天津办理要务。
4月17日,李鸿章收到福奴诺中校以私人名义托德璀琳带的信,信中提出了4点议和条件:中国开放云南和法国通商;中国不得限制和阻拦法国在越南的权利;法国要向中国索取赔款,并将占领中国沿海地区作为抵押;中国如果愿与法国“实心敦睦”,法国可在这一点上“极力相让”。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