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乌嘠的意思,其实就是放哨,或者哨兵。
据说,乌嘠城最早的时候,是骅人所建的几座哨塔,后来才慢慢有了城墙跟民房。一百多年前,骅人挥师南下,乌嘎城整个空了出来。原先住在帐篷里的羯人和鹘民,这才搬进了城里。
自然而然的,他们进了骅人建的城,住了骅人的房子,也就继承了骅人的使命——当乌嘠。
乌嘠城的乌嘠,都是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代传下去的。老乌嘠退役时,必须让其中一个儿子顶替;如果年轻的乌嘠不想干了,那就得缴纳一百两青银的罚金,否则会被州府缉拿,按照逃兵论处。
而乌嘠一个月的月钱,才不过八百铢;一年算下来,还不到十两青银。哪个乌嘠想要赎身,就得不吃不喝十年,省下的月钱才足够。那么多年来,从没听说过哪个乌嘠凑齐了这笔钱,所以大家都明白,一日为乌嘠,终生为乌嘠,比坐牢还惨。
偏偏这一群乌嘠,又都是些四肢发达,无事生非的家伙;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不光是平头百姓不敢招惹,就连乌嘠城里当官的,都要让他们三分。
前途无望,月钱又少,这些乌嘠们,自然就找到了另一份职业——地痞无赖。
如今,聚在贡珠家店门口的,就是这样的三个无赖。领头的乌嘠唤作多吉,才十六七岁,就长得膀大腰圆,摔跤是远近闻名的一把好手。
多吉领着另两个乌嘠进了店里,还没开口,几个识趣的商贩,就赶紧把桌子让了出来。
乌嘠们连谢字也没一个,大剌剌坐下,把随身携带的骨号放在地上。
还没坐稳,多吉就开始大声嚷嚷:“饿死了,赶紧来三碗面,加肉,加面,加汤!”
两个乌嘠兄弟放声大笑,好像这是什么了不得的趣话。
多吉环顾四周,装腔作势地说:“你们这群人,能好好活着,可全靠我们乌嘠啊。要不是我们日夜放哨,万马雪山上的妖物,早下来把你们吃光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