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人之六》转载请注明来源:二五文学25wx.com
王安石任职地方多办实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临川)人。
王安石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父亲王益,做过几任州县官吏,奔波于南北各地,官至都官员外郎。景祐四年(1037),王安右随父亲到江宁。两年后王安石十九岁时父亲去世了,从此王安石就在江宁定居下来,江宁成为他的第二故乡。由于父亲的去世,家境逐渐拮据起来,他和母亲过着很贫寒的生活。
王安石在少年时代就喜好读书,且记忆力很强,书一经他过目便终身不忘。他作文章落笔如飞,初看似乎漫不经心,写完后,读过的人都佩服他文章精彩绝妙。他精读了大量儒家经典,也阅览了诸子百家,还涉猎《素问》、《本草》等医学书,并且看过一些小说,真是博览群书。尤其可贵的是,王安石求学并不光停留在书本上,还向富有经验的农夫学习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他不是一味地死读书,而是在求知中勤于思考,孜孜不倦地“推理以求”,这种探求精神使他常能用批判的眼光判断各种问题,因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
庆历二年(1042)春,二十二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名列上等,从此步入仕途,最初被任命为签书淮南节度判官职,给扬州地方长官韩琦当幕僚。任职三年后,按宋制可以准许呈献文章请求投考馆阁的职位,是一般士大夫求得更高官职的途径,但王安石不走这条路,他愿继续在地方任职,于是在庆历七年(1047)出任鄞(yin)县知县。
血气方刚的王安石,一心一意想为当地老百姓做些好事。他看到勤县地区,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水利连年失修,不能充分利用,使水白白流入大海,倘若遇到不雨之年,便出现严重旱情,这真是最大的浪费与最大的灾患。所以,王安石在到勤县的第一年,便决定利用冬闲季节,动员百姓大兴水利,浚治川渠。他亲自奔波在工地上督促检查。由于这件事深得民心,百姓都愿意效力。在二三年里建造堤堰,修整陂(bei)塘,为当地水利建设作出不少成绩。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灾变卡皇》《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邪神竟是我自己》【书彤网】《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我有存款一万亿》【科技流小说】《斗破之我为雷帝》《全民求生,但我血条不见了》《渣攻改造,BE改写HE》
于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二五文学25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