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家》转载请注明来源:二五文学25wx.com
在米兰的日子
实际上,达·芬奇在美第奇家族画室工作时并没有受到重视,因为洛伦佐并不喜欢他这个不会溜须拍马又不很有名气的倔强人,备受冷落的达·芬奇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艺术水准的提高,并在5年后,即1480年离开了美第奇家族画室,开办了属于自己的画室,此时的他已经名扬佛罗伦萨的艺术界,并有着源源不断的订货单。
他在自办的画室里潇洒自如,大获丰收。
在他自办画室的这一时期,他画的最出名的还是圣母,他不像别人那样把圣母画成威严的、悲伤的,或者沉思的样子。他画的圣母大多是欢乐的,充满真善美的,给人一种欢快的感觉和纯粹的美感。
他的成名作是《拈花圣母》。画的是一位美丽的母亲在和孩子玩耍,并用鲜花来逗孩子,这位美丽的少妇,看上去大约28岁,她的脸上满是幸福欢欣的微笑;她注视着自己的孩子,孩子十分可爱,他正在用胖墩墩的小手揪母亲手里的鲜花。这是一种浓浓的人间温情,母子俩都栩栩如生。
从这幅成名作中,达·芬奇得出了一条宝贵的经验:从明部到阴影的过渡,要像轻烟一样美妙。他把这话记在笔记本上。
经过了不断的寻求和进步,达·芬奇慢慢地成熟了,也对佛罗伦萨腻烦了,他想到一个新的世界去见一些新的面孔,他想起了米兰大公——莫罗——米兰的最高统治者。
于是,在1482年,达·芬奇给莫罗写了一封自荐信,信上写了他对艺术的了解以及他所能做的工作。不久,他收到了莫罗的回信,莫罗邀请达·芬奇去米兰。于是,达·芬奇在回家看过父亲和他的又一任也就是第五个妈妈之后,便收拾行囊起程前往米兰。
达·芬奇知道莫罗是一个暴君,但又有哪一个统治者仁慈呢?只要能欣赏他的才华;有较大的人力、财力帮助他实现理想,发挥才能,达·芬奇就会很满足了。
他想借助暴君完善艺术;而暴君又利用他为其服务。
达·芬奇走在米兰的街上,街上车来人往,熙熙攘攘。他今天晚上要去参加设在大公宫廷里的歌唱比赛。为了让大公注意他、赏识他,他只好用歌声来先讨大公的欢心了。
达·芬奇走进了宫殿,他见到许多向大公献艺的人,有歌手,他们在试唱,想求得大公的赏识;有画家,正在准备颜料,想要现场挥毫;有诗人,准备了为大公歌功颂德的诗作;有丑角,他们挤眉弄眼,想博大公一笑;还有傻瓜,打算给大公翻跟斗。
他们都是为贵族解闷的,实际上,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取乐的晚会。
大厅里,灯火辉煌,宾客满堂,贵族们个个身穿华服。仆人穿梭为达官贵人们服务。这是一个豪华的大厅,镀金的天花板上,绘制着精美的图画,墙上挂着名贵的挂毯,精美的塑像置于墙角,地上是精致的波斯地毯。
突然音乐声响起,大公一家走了进来,大厅里顿时掌声四起,大公落座后,晚会便开始了。
经过一翻竞争之后,最终,达·芬奇在这场歌唱比赛中得到了最高的奖赏——月桂冠,由于他的表现出众,莫罗准备第二天正式接见他。
达·芬奇在米兰的第一个创作,就是莫罗让他制作一个巨型雕塑,为的是赞颂祖先。这座雕塑高8米,计划需要青铜80吨,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巨物”。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