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帝王心腹》转载请注明来源:二五文学25wx.com
第十六回纪昀借匾暗讽和砷敦嫔用计重得圣宠
和砷的新宅“和第”,是要建成京城数一数二、独树一帜的王府大院,自然动了不少心思。很多房屋以楠木制作,仿照皇宫里的宁寿宫,样式由呼什图在宫中偷仿。花园借鉴江南园林的布局,楼台、河流、假山、亭子无不精巧别致,湖中还模仿圆明园的蓬岛、琼台。花园落成之后,匾额还是必须找个有名气的人题写。找谁呢,和砷想到的是纪昀,纪昀的书法名满京城,只有此人,才与自己的门面匹配。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的进士,学识极为渊博,号称“无书不读,博览一世”。时人称呼天下第一才子。和砷自认为有文采,但与纪昀一比,是小巫见大巫,所以园中如能留纪昀墨宝,算是一大风景。
纪昀文思敏捷,自视才高,对于和砷不是很瞧得起。但是和砷盛情请他过去题一匾额,又不能拒绝,拒绝就表示明着得罪和砷,犯不着。不得已,应邀到和第观看。看楼宇亭台,看宏大规模,内心不由叹道:“说和砷这家伙有脑子,能捞钱,果然名不虚传。”不由生了愤慨。和砷却跟着纪昀,移步换景,一一介绍自己的用心。恰走到一丛竹林旁边,纪昀停了下来,抚着竹竿道:“这竹子青翠可人,赏心悦目,与亭子相得益彰。《诗经》中《小雅》有一篇,是歌咏周王宫的,有一句‘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是说王宫里的竹子碧绿苍翠,清松茂密,贵府的花园不逊于王宫,不如这亭子就叫‘竹苞’如何!”
和砷熟读《诗经》,也知这两个字的出处,觉得意境不错,也符合情景,道:“纪大人果然文思敏捷,这两个字极为妥帖,就依纪大人的办。”当下引到书房,笔墨早已备好,纪昀写下“竹苞”二字,苍劲浑厚。和砷道:“纪大人的书法果然名不虚传。”叫人做成镶金匾额,挂在凉亭上。
搬进新宅,乃是人生一大喜事,和砷选了一个吉日,请了乾隆来府中游玩,随行一批大臣,陪在乾隆左右。这是何等荣耀的事,和砷为此筹备多日,各种安排,事无巨细,皇上游玩的路线、休憩的所在、宴会饮食、人员,均自己做了现场演习,一丝一毫的不妥都得到改善。这一日,只迎候家中,听得皇上驾到,在大门口跪下迎候,让皇上轿子过一宫门,直进银安殿,奉茶侍候。乾隆道:“和爱卿,你的新宅建得如此精致,似曾相识,花了不少心思吧。”和砷诚惶诚恐道:“这是皇上赐予的宝地,必须精心而为,否则辜负了皇上一片好意。”
当下引着皇上以及一帮大臣,进入嘉乐堂,过后罩楼,穿行箭道,进后花园。在箭道中,乾隆正要往右走,和砷忙指着左首道:“皇上,那边还未完工,怕有危险,皇上请往榆关进。”乾隆便从左的榆关门进去。和砷暗暗捏了一把冷汗,原来从箭道如花园的右侧进口,乃是西洋门,是模仿圆明园西洋门而建,俨然皇家气象,若追究起来,也是一件杵逆的罪。到了后花园,游了湖心亭、蝠池、安善堂、绿天小隐等等,每一次无不精心布局,尽善尽美。到了流杯亭,乾隆感觉累了,和砷亲自备了松软的躺椅,让乾隆躺着休息,迎面正看上亭上“竹苞”二字的匾额。乾隆饶有兴致问道:“这匾额书法苍劲有力,乃是谁人题写的?”
和砷面露得色道:“皇上,匾额出自纪昀之手,名字也是他起的。《诗经》中有‘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之语,其中大有滋味,正合此园的韵味。”
乾隆何等聪明,盯着匾额看了一会儿,突然间了悟似的,哈哈大笑起来,指着匾额道:“纪晓岚这个人,倒是真有雅兴。‘竹苞’二字,意境是不错,用在这里却意蕴深厚。你再仔细看看,此种暗含什么韵味?”
后面的群臣,有的看出问题,却又不好发笑,只能掩嘴。和砷不知乾隆指的是什么,纳闷呆立,只好回道:“奴才实在看不出来。皇上明察秋毫,还请赐教。”
乾隆大笑道:“纪晓岚在变着法子骂你呢。你把这两个字拆开,分明是‘个个草包’,哈哈,当真有趣!”
和砷这才明白,纪晓岚骂了他,还让他看不出来;别人看出来了也不好说出来。要不是皇上点破,这个笑话还一直窝在家里呢。不过,这个哑巴亏也自己自己吃,不能当面怪罪纪晓岚,和砷马上转而恭维道:“这是皇上意会,恰巧为今日游园助兴。奴才能为皇上添一点乐子,真是奴才的荣幸呀!”
把尴尬事一笔抹过,众人心中也十分叹服和砷的能忍与机灵。
乾隆得到和砷的赞叹,心中愉快,道:“纪昀有才气,有雅趣,和砷有雅量,不计较。这二位都是朕的爱情。平日里开开文字玩笑,也是雅事,却要同心协力,为朝廷出力。”群臣皆称是。
此事虽未一个插曲,却传得很远,让和砷破没面子。送走皇上之后,和砷便叫人把匾额取下,同时也把纪昀记在心里。这一对冤家,梁子就这样结上了。和砷必须也要给纪昀一个教训:他可不是好欺负的角色。
却说正蓝旗的牧地上,有一个牧马人,娶了一个女奴为妻,几年内生了三个儿女,一女两男。却因口粮极少,要把孩子拉扯大颇为艰难。夫妻商量着,与其让孩子忍饥挨饿,不如送出去,图一条活路。大女儿已经十一岁了,出落个也高挑,托了主家出去物色,被送到刑部一名姓曹的司员家中做奴婢。曹司员是个精细人,看这个女孩,拾掇干净了,居然是个美人胚子,两只乌溜溜的眼睛有灵动之光,对夫人说:“这个女孩好生培养,只怕是个尤物,不只做个奴婢。”于是为她取名叫蕙兰。也怪蕙兰运气好,曹夫人也是奴婢出身,心地善良,对蕙兰惺惺相惜,有时间就教她读书识字。蕙兰聪明勤快,很快就跟曹夫人学会吟诗作赋,还能运算理财。几年过去,蕙兰出落得亭亭玉立,果然是一个出众的美人。曹司员与夫人计划,再过一年,就将她纳为小妾。
恰好此事,刑部秋审处出现了空缺,而曹司员盯这个位置很久了,自然不肯放过这块肥肉。可是,这块肥肉可不是想吃就能吃的,垂涎三尺的人多了去了,想争得这个缺,非得找一个靠得住的关系不可。如今朝中最能办事的,只有和砷。群臣之中,他和皇上走得最近,又懂得说话,有些事别人跑断了腿,对他来说只是一句恰逢其时的话。何况这种小吏的职位,对和砷来说,更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但是,如何跟和砷攀上关系呢?送银子,送得少了和砷根本不加理会,送得多了自己未必送得起,而且送银子未必让和砷动心。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妙招——和砷还没有小妾,自己若能忍痛割爱,将蕙兰作为敲门砖,势必要有把握得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