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5wx.com

第二回丧父成孤巧悦继母,优入官学蒙受师冤

自努尔哈赤建清,入关一百年来,历经顺治、康熙和雍正三代的励精图治,到了乾隆,已达鼎盛。康熙帝从亲政开始,为了长治久安,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发布一系列惠民的诏谕,宣布停止“圈地”,实行“更名田”,将原来藩王的土地归耕种人所有,鼓励垦荒,促进社会生产与发展。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河、永定河,多次亲临现场视察。改革赋役,宣布滋生人口永不加赋,人丁发展兴旺,为“康乾盛世”打下基础。雍正帝统治时期,从实际出发,一改康熙后期宽仁的做法,以“猛严”的作风,惩治各种弊端,全国出现政治一新的景象。雍正立志以勤先天下,各种奏章,都要深思熟虑,亲自批阅,往往工作到深夜。他重视整顿吏治,采取措施粉碎朋党,对八旗大员进行各种限制,严惩贪官污吏,政风为之一新。雍正用人才选拔也非常务实,不拘一格,比如鄂尔泰、田文镜、李卫这些人都不是科举出身,而且地位低微,但因能力超群、富有经验,都被提升为封疆大吏。实行开豁“贱民”,废除人身依附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生产。雍正统治七八年后,当时户部的库银可供二十年之用。

有先帝的煌煌政绩在先,志向远大的乾隆自然不敢疏怠。他采用宽严结合的政策,“罢开垦、停捐纳,重农商、汰僧尼”,缓和其父统治时期的阶层矛盾。继续兴修水利工程,治理黄淮,兴建海塘,遇有灾荒之年,政府借贷灾民口粮、种子,只要按期归还,不收利息。由于手工业生产有极大发展,制盐、冶铁、冶铜、采煤、纺织、陶瓷和造船行业,比前代均有长足进步,因而商业活动也特别活跃,皇商、徽商、晋商、闽商、粤商、秦商、江右商人,以及吴越商人集团都十分活跃,几乎垄断了国内外的商贸往来。如此盛世,让乾隆雄心勃勃,更重要的是,他统治的是一个疆域广阔,世上少有的帝国,版图之大,北至恰克图、南到南海诸岛、西始葱岭巴尔克什湖,东至黑龙江库页岛。为此,边疆治理亦是他重视的的问题,加强了对新疆蒙古厄鲁特四部、回部与西藏的统治管理。

乾隆一生对祖父康熙极为崇拜,在自己统治一个繁荣广大的帝国之后,也想像祖父一样亲自巡视自己的国土,特别是富商云集、繁华如梦的江南地区。圣祖康熙曾经六次南巡江浙,这让乾隆颇为神往,乾隆十六年正月,乾隆以督察河务海防、考察官方戎政、了解民间疾苦以及奉母游览为由,第一次南巡江浙。同年正月十三日,乾隆携皇太后离京,经过直隶、山东到达江苏清口。同年二月八日,渡黄河阅天妃闸、高家堰,下诏准许兴修高家堰的里坝等处,经过淮安,命令将城北一带土堤改为石工;然后由运河乘船南下,经扬州、镇江、丹阳、常州至苏州。同年三月,到达杭州,参观敷文书院;然后登观潮楼阅兵,遍游西湖名胜。回京时,从南京绕道祭明太祖陵,并且阅兵;陪着皇太后亲自到织造机房观织。随即沿运河北上,从陆路到泰安,到泰山岳庙烧香。同年五月四日,抵达圆明园。

此次南巡江浙,毗邻福建。圣上闻得福建官员玩忽职守,无所作为,一怒之下,将其革职查办了。福建乃边疆之地,山高皇帝远,如果没有可靠的人担任要职,是为堪忧。又因地方不可一日无官,再从京城调任,也是远水难解尽渴,临机突然想起自己的贴身侍卫常保,拥有世袭三等轻车都尉,此人忠心耿耿,诚为可靠。也该是常保升官,乾隆决定指派常保担任福建兵马副都统,这是正二品官位,相当于清军福建军区的司令,已经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常保的三等轻车都尉的品级是三品,此刻不仅升了一级,而且握有军事实权,实在是天壤之别。

乾隆为何如此器重,因为同为满人的常保与皇室有不解的渊源。

常保出身于一个古老的满洲姓氏——钮钴禄氏,这是姓氏是八旗氏族中的大姓望族,清朝的许多文臣武将、乃至皇后皇妃,都出自此姓,如康熙帝的孝顺昭仁皇后、雍正帝的孝圣宪皇后(即乾隆帝的生母)等等。钮钴禄氏分布很广,会根据地区的不同,分为某某地方钮钴禄氏。常保祖上属于英额地方钮钴禄氏,在如今辽宁省东部清源满族自治县的一个“英额峪”地方。

最早为英额地方钮钴禄氏赢得巨大声誉的,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五大臣之一额亦都。额亦都一家是满族的巨室大户,殷实富裕,一直雄踞乡里,远近闻名。但草莽纷乱,额亦都在年幼的时候,父母就被仇人所杀,他本人藏在邻居友人家中,得以幸免。在他长到十三岁的时候,觉得有能力复仇了,只身找到仇人家里,手刃仇人。为了避难,投奔到嘉木湖寨长、姑父木通阿家中,依靠姑父、姑母生活。很巧的是,姑父与清祖努尔哈赤是朋友。额亦都十九岁那年,努尔哈赤投宿嘉木湖,两人相遇,一见如故。额亦都认为努尔哈赤见多识广、勇气非凡,定非凡人,便引为知己,决定追随闯荡天下。姑父认为不可,兵荒马乱四处征战,随时有可能人头落地。额亦都豪迈地说,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岂能碌碌无为过一辈子,纵使颐养天年,又有何用!不顾劝阻,次日,带着村中九个弟兄,追随努尔哈赤远去。那一年,努尔哈赤也才二十二岁,野心勃勃、特立独行。两人结为生死之交,无话不谈、情同手足!

几年后,努尔哈赤起兵,额亦都誓死相随,骁勇无敌,崭露军事天才。攻打浑河下游的巴尔达部落时,秋天的浑河大浪滔天,人马不能涉水,额亦都灵机一动,用绳子接连士兵,鱼贯而渡。夜晚,额亦都带人摸到城下,在不晓得城内兵力的情况下,捷足先登,爬上城墙。守城士兵惊醒,朝他放箭,箭簇如雨。额亦都丝毫不退,沉着应战,身上受伤五十多处,终于攻克城池。那一次,得胜回来,努尔哈赤亲自到郊外迎接,当众馈赠他全部的缴获物质,赐号“巴鲁图”,即满语“勇士”之称。

额亦都一生建功无数,威名遐迩,六十岁死于辽阳,建墓辽阳,努尔哈赤三次吊唁,失声痛哭。努尔哈赤驾崩后,建福陵,皇太极特意迁额亦都之墓附葬太祖皇陵。皇太极天聪元年,追封弘毅公,配享太庙。康熙、乾隆南巡,在祭祀祖陵以后,均要派大臣到额亦都墓前祭奠,以示对开国元勋的怀念。可见英额地方钮钴禄氏与皇室之密切。

如今天将福运,不要官升一品,而且成为边疆将臣,这是何等荣耀之事,自然十分得意,即刻走马赴任去。

当然,得意之外,自然也有牵挂。自己原来是京官,京中有诸多亲友党朋,互相走往照应,闲暇也什刹海边,与八旗子弟饮酒喝茶,生活是一种况味。福建边远之地,人生地不熟,自己也不能带家人过去,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独孤。当然,对于军人来说,戍边为国,报答皇恩,也是常事,这点辛苦滋味,也就不足为外人提了。

常保最牵挂的心头的一件事,乃是去年,夫人刚刚在驴肉胡同为他生了一个孩子,长得明眸善睐,看上去甚是聪颖,乳名叫善保。自己戍边,就不能膝下承欢,这其实是常保在异乡最牵挂的事。

大丈夫以国事为重,常保新任,将福建军队肃理一清,惩治弊病,以新的规制训练士兵,加强战斗力,如果几个月,一切井井有条,才选了一个空档,回京汇报,同时省亲。

久别如新婚,再见娇妻稚儿,不免缱绻一番。回到福建,不久便得到书信,夫人已经怀孕。自己官场得意,家中再添新丁,不免感叹皇恩浩荡,更加勤勉。

岂料人生祸福相依,世事无常。数月之后,传来一条好消息,一条坏消息,好消息就是第二个孩子呱呱落地,安然出生;坏消息就是夫人因难产去世。

常保赶赴回京,处理后事。家中不可一日无主,很快便迎娶了礼部尚书伍弥泰的女儿为继室。此时善保刚刚三岁,对身边发生的变故尚不太意会。

善保生得粉雕玉琢,有文雅之气。几年之后,常保给兄弟俩请给坐馆先生,教授识字、写字和基本知识,传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乃至《增广贤文》《四书》。善保此刻显示出天赋,很多文章看过一遍便能成诵,还能解释得头头是道,常保很是欣喜。八旗子弟多世代习武,靠着军功出人头地。但自从康熙收服台湾之后,清朝的战争多是边疆平叛,内地百年没有战争,京城之中,八旗人口成倍增长,建立功勋愈加困难,别说升官发财,就是生计都成很大的问题,时人称为“八旗生计”问题。虽然朝廷采取赐给银两、适当增加兵额等办法,但还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常保自己家族世代习武,为清朝的建立功不可没,可如今情势大变,已少有用武之地,如能培养出腹中有才情、金榜能题名的儿子,将会气象一新,光耀祖宗。因此见到儿子有习文的天赋,常保焉能不喜。

常保怕将来儿子进入官学没有文雅的名字,被人取笑,便请葛先生给兄弟俩取个好一点的官名。

葛先生道:“两位公子天资聪颖,实堪造就,我看就叫和砷和琳。这‘砷’和‘琳’都是玉之意,和有和气之意,又暗含和氏璧之典,窃以为将来是国家难得的可造之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相关阅读More+

窥天光

骨色弯刀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顶级掠食者

by水千丞

入骨温柔

倪多喜

怎敌她软玉温香

鱼山醉

云鬓楚腰

白鹿谓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