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二五文学25w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家灭门惨案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原因有二,第一魏都城老县长半个月前就病死了,整个县衙群龙无首,第二城东驻扎的城防营本来就和张大帅有嫌隙,草草查了几下,就去春香楼喝酒去了。
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城北的讲武堂近日就要开始招秋季学员了,这件事几乎每年都要沸沸扬扬一段时间,因为这间讲武堂是前朝左宗棠的老部下开设的,在城里威望极高。
更何况此等乱世,家里但凡有些银钱的,谁不想把孩子送到讲武堂,跟一个好师傅,学点儿真本事,将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所以尽管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里多了张家灭门,多了虞河石眼,言谈之中也确实有些惊惶,可更多的是当成志怪故事,与我无关即合理。
魏都城说大不大,从南到北只有一条破旧的主街,从东边的虞河到西边那个只剩下半截的界碑也仅仅只有九条街,十八条胡同而已。
甚至都不如虞河东边的张家镇大。
不过,说小也不小,因为在编制上,就连张家镇也是属于魏都城的,除此之外,还有破马镇,榆树坪等,甚至还有南边一望无际的深山老林,抵得过十个张家镇。
此地不兴农商,最擅长寻龙分金,地下探宝,以至于就连周边小镇上五六岁的孩子也懂得抄一把洛阳铲挖别人家刚埋下的新土,久而久之,魏都城已经废了祖宗的规矩,把土葬改火葬了。
说起这事儿,半个月刚死的县长老酸儒就不信邪,说什么“葬者,藏也”,还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以及“掩之诚也”之类的书文,力排众议非要在城外南山给自己找一风水宝地,福荫子孙。
不过宝地是找着了,可是还没等他死,就已经有一群从五六岁到十七八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提着洛阳铲轮流游走在宝地周围划分地盘,譬如按照分金二十四方位,每一个方位都必须经过惨烈的争夺才可以据为己有。
老县长本来老当益壮,意气风发,可是闻听此事竟然生了一场大病,之乎者也的掉了一顿文袋,说了一通胡话,就连魏都城下边河安城里的前朝太医都没得救。
半个月前,弥留之际,人们只分辨出老县长说了八个字:土不葬人,民风彪悍。
当然最终,也是火葬,不知这位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老大人在天之灵作何感想。
吴坤就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人,也是最特殊的一个,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干的是杂活却非要穿长褂,看起来像个大人,实际像个疯子,没人把他当回事。
有一个奶奶却是真的疯了,从两年前开始就不认识人了,只认识二胡,不仅依靠不住,还得反过来依靠吴坤。
从那开始,吴坤就从讲武堂退了学,开始在城里打工做杂活,只不过那一件讲武堂的长衫从未改变。
所以吴坤急需用钱,就算拼了命也要抢下二十四方位中的一个,运气好捡到一些金银玉器到城里当铺换了现大洋,祖孙二人又能不愁吃喝一段时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