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5wx.com

二五文学【25wx.com】第一时间更新《繁星织我意(上)》最新章节。

第97章九十六折戏何日君子两清,江湖不再见

这关子卖得恰到好处,早一刻晚一刻都达不到效果。他缓缓打开手上卷轴,那并非一件无足轻重的道具,而是前所未见的奇妙作品。

所谓缂丝,以丝线做经,以纬线梭织为“缂”,大多以棉、锦、丝做材料。但他展示的这件,却是以素丝为经,以植物作纬。

用“纹花线”煮染好的纬丝,随老宅付诸一炬。欢喜苦思冥想,决定另辟蹊径,最终用柳丝在丝线上缂出了陆羽的《茶经》。

独一无二的丝柳缂,被制作成长长三尺宽两尺的茶席,完全遵守“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赛则。柳丝成本比蚕丝低了不知多少,也兼顾到“具有可量产的可行性”,是一件能融入到日常生活里的艺术品。

缂丝流传数千年,一直以“世家”形式传承。这就意味着,经过几十上百代人的努力,才摸索出一套自成体系的技法,又不断加以完善,往往注重本门传统而缺乏新意。

整个家族,子子孙孙都集中全部的精力和才华来做同一件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依靠积累下来的经验就能越走越顺,是毋庸置疑的共识。这也养成了一种奇怪的倨傲心态,每个流派都觉得自家才是正根正统,其他都是旁门左道。

“源远流长”的自尊,让他们过分爱惜羽毛,不敢轻易挑战权威,也不屑去做冒险的尝试。这也是海外沈派一直固守的理念:缂丝只追求高端和极致,压根就不应该成为普通大众享用得起的消耗品。

沈家让缂丝成为一个只能被供在高岭之巅的奢华幻梦,永不在金钱的盛宴上缺席。

欢喜曾和沈望谈及过这个问题,结果不欢而散。或许因为出身和成长环境的巨大差异,她根本无法认同这种老气横秋又故步自封的观点。现在终于有机会亲手实践,去证明“异想天开”也有成真的一天。

从来没有人做过,意味着毫无经验可循,只能从头到尾独自摸索,最后到底能不能成,全是未知数。要实现任何创新的想法,困难不可想象。

挑选粗细均匀的柳丝已经不易,折来的柳丝必须尽快去皮留下纤维,剥得手指红肿,疼痛难忍。不小心弄断了,只能整根报废。去皮柳丝风干以后,再用给蚕丝线劈丝的方法,将它分成极细的丝缕。人的体温会影响嫩弱的柳芯,让颜色暗黄变旧,深浅变得斑驳不匀。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在劈丝之前把手浸在冰桶冷水里降温。

材料备齐了,织造又是一重难关。生蚕丝很容易被柳丝刮破,柳丝也特别脆弱,一旦断裂就得重来。经过反反复复无数次的失败,欢喜以前所未有地毅力和技法,完成了它。

功夫不负苦心,这份绝妙的创意,以压倒性优势摘夺首奖。

一生之中,会有多少登临绝顶的瞬间?多少人付出不可想象的代价,在庸碌的日常里消磨掉豪情斗志,重复毫无激情的劳作只为糊口,不被理解不被看好,忍受漫长的孤独和痛苦,却从未有一刻靠近心中所想……而她何其有幸。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高武纪元》《我能看穿万物信息》《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锦绣小说】《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全本久久】《灵能者不死于枪火》《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相关阅读More+

龙藏

烟雨江南

仙工开物

蛊真人

入骨温柔

倪多喜

带枪出巡

欲晓

和男主同归于尽后

画七

九零年代之我的老公是矿业大亨

骨色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