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平衡财政 第13章 毛泽东说有困难有办法 (1 / 1)
天才一秒记住【二五文学】地址:25wx.com
第三卷平衡财政第13章毛泽东说有困难有办法
毛泽东严肃说:“我们的情况概括地说来就是:有困难的,有办法的,有希望的。”
陈云提出:“目前最要紧的有两件事:一是公粮要征得好,二是税收要整顿好。”
陈云说:“一统一调,只此两事,天下大定。”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
在会上,毛泽东严肃地指出:
我们的情况概括地说来就是:有困难的,有办法的,有希望的。我们的财政情况是有困难的,我们必须要向人民说明我们的困难所在,不要隐瞒这种困难。但是我们同时也必须向人民说明,我们确实有办法克服困难。我们既有办法克服困难,我们的事业就是有希望的,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
这次会议,是在1949年11月,人民政权对投机资本的斗争,取得阶段性胜利,物价猛涨的势头受到遏制,经济形势好转的趋势已经明朗之后召开的。
毛泽东提出的“财经情况有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通货膨胀,而当时,投机势力能够在市场上兴风作浪的原因也是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则在于货币发行过大、财政收支不平衡。
要消除通货膨胀,实现市场的根本稳定,就需要尽最大努力实现财政平衡。
早在1949年7月召开的上海财经会议上,陈云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是旧中国帝国主义、官僚资本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民族资本的重要基地。无论是工商业、还是金融业,或者对外贸易,上海在全中国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在当时,国民党政府国家垄断资本银行的总行都设在上海,全国24个大银行总行也都设在上海,这里控制着全国的金融命脉。
解放初期,上海共有工商企业16.3万多户,职工100多万人。上海私营工商业的资本总额占全国的一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说,上海都可以说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上海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全国都有着极大的影响。
然而,由于战争的破坏,交通的中断,加之物价飞涨,解放初期的上海处于严重困难的局面。国民党反动派也懂得上海的重要性,因此,上海解放不久,他们即开始对上海进行海上封锁和空中轰炸,企图使上海“电灯不亮,机器不动”。
7月3日,面对这种情况,华中局急电中央,希望在上海召开会议,谋求对策。
中央采纳了华中局的建议,决定于8月初,由陈云在上海主持有华东、华北、华中、东北、西北5个大区的财经部门领导干部参加的会议,研究解决财经问题的办法。
7月17日,陈云即率领中财委的一班人马先期抵达上海。
陈云的一贯作风是,用90%的时间去调查研究,用10%的时间来制订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次,他先期到达上海,就是为了有充足的时间,对上海的情况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为会上将要制订的决策,提供依据。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宝珠也想不到[重生]》《她不是潘金莲》【武林文学】《回到我妈制霸内娱那几年》《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成为神明的我只锤奇观》《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少女的野犬》《文明之万象王座》
《民生大计:新中国经济战线的第一大战役》转载请注明来源:二五文学25wx.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