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5wx.com

二五文学【25wx.com】第一时间更新《了凡四训(注释版)》最新章节。

h2class="text-title-2"警句/h2h6class="text-title-6"命由我作,福自己求/h6

云谷禅师完全肯定、承认:确实有命运。但是命运自己可以改变,可以创造。没有人可以代替我们改造命运,决定要靠自己觉醒,靠自己改造。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是儒家所讲的,《诗经》、《书经》中所说的。h6class="text-title-6"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h6

除了德性之外,还有事相上,你也可以求得的。你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方寸”指我们的心地,祸福吉凶都是念头变现出来的,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我们求感应,感应从哪里求?从真心里去求。所以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你要懂得求的道理,你要懂得求的方法,如理如法哪有求不到的?

我们今天求,最重要的是通。什么叫通?通就是贯通空间维次。用什么方法贯通?用真诚心。一个妄念都没有,这叫真诚。真诚心就是自己的本性,就是自己的真心,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从真心本性变出来的,你把真心本性找到了,哪有求不得的道理?!

[注]福田:播种福报的地方。方寸:心。h6class="text-title-6"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h6

这段教训非常重要。内求、外求都要从内心求,不要向外面求,向外面求就错了。从内心求。外面求,决定得不到。为什么?外面是常数,外面不会变;心地是个变数,不是常数。

道德仁义是内——德行的修养;功名富贵是外——生活上的享受。内外都得,这个求才真正叫做“有益于得”。h6class="text-title-6"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h6

不能够“反躬内省”——“反省”是向内心里面求觉悟,向内心里存养厚德。纵然你有方法、有手段、有计谋,可是怎么样呢?“得之有命”,你命里没有还是得不到,你得到的都是你命里的常数,命里有的。

“内外双失”,内是什么呢?心不清净;外面所求得不到,怎能不生烦恼?“故无益”,结果必是有损无益。

[注]躬:自身。驰求:盲目追求。h6class="text-title-6"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h6

了凡一回头、一反醒,就把自己的毛病找出来,这个难得。

“基”是基础,从基础上培养自己的福德,他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下面说,他“不耐烦剧”,就是太繁琐的事情,他不愿意做。又“不能容人”,心胸狭小,容不了人。

[注]累行:积累功行。烦剧:繁难。h6class="text-title-6"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h6

“直心直行”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使性子”。他高兴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也是别人所不能承受的。

“轻言妄谈”,言论不谨慎,随便说话,不负责任,这是薄福。真正有福的人莫不浑厚、老成,心胸广阔而能容人,言语动作缓慢。h6class="text-title-6"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h6

俗话说,地下不干净会长东西,会生五谷杂粮;水要是太清了就没有鱼。地里头很干净没有秽物,是不会生长植物的。整齐、清洁是件好事情,但是太过分的清洁也是个毛病。h6class="text-title-6"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h6

和气能兴家,俗话常说“和气生财”,袁了凡没有财富,与这也有关系。常常发脾气,看不惯的,看不顺眼的,他就要发作,不能容忍。这是没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其他相关阅读More+

偏要勉强

迟小椰

八零对照组再婚后,逆风翻盘了

橙子棠

一事无成的我只能去当海贼王

爱吃咸鱼的老虎

席卷天灾

黄小婵

绕床弄青梅

洛阳bibi

当维修工的日子

带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