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学院》转载请注明来源:二五文学25wx.com
1944年3月1日列宁格勒
随着一顶红军军帽在无数苏军战士们的注目下下葬,现场响起了雄壮的苏联军歌,歌声中透着悲壮。一块写着“苏联红军197特遣队中校,共产党员谢廖沙”名字的墓碑也被立了起来,在周围列宁格勒方面军高级军官和197特遣队官兵们的军礼下,和周围数以万计在这场伟大卫国战争中的牺牲红军指战员们立在一起。
谢廖沙的“尸体”没有找到,现场被炸得如同月球表面,数百人的尸体混在一起,根本无法分辨。前往搜寻的197特遣队官兵只在较远的地方找到了一顶红军的军帽,推测是在谢廖沙撤退时掉落的,将其带回,代表谢廖沙下葬。而这名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直接歼灭德军超过200人,最后为了掩护瓦莲京娜而光荣牺牲的战士,红军方面也给予了极高规格。连升三级,追认其为中校军衔,同时授予了其苏联英雄和一级卫国战争勋章,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和大量其他勋章。同时,为其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葬礼。
“谢廖沙”连同牺牲在这次行动中的197特遣队的4名成员,一起被葬在列宁格勒红军墓地。
瓦莲京娜也参加了这次葬礼,身上还缠着绷带——虽然那些她自己故意弄出来的伤早已经痊愈,但是依然没有拆绷带,以示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她以奥斯卡级的演技在脸上表现出了悲伤和坚定的神情,更有一种要复仇的火焰在眼中熊熊燃烧着的态势。让现场的指挥官们为之动容。就连一向对她十分不友好的美国记者史密斯,也不敢大放厥词,只是拍了几张照片后悄悄溜走。
葬礼结束后,列宁格勒方面军的主要指挥官分别上前和瓦莲京娜握手,向其表示哀悼的同时,也询问其状态。一些指挥员则希望她能够转为训练人员,主要训练197特遣队的人员,而不要继续深入敌后去做那些危险的任务了,以免下一次真的遇到危险。
197特遣队这第一次敌后突袭行动彻底震惊了苏德两军和整个世界的军界——一只100余人的特种小队深入敌后,凭借足够的通讯和支援力量给敌军制造的麻烦之大,损失之高,已经不亚于正面一个主力师的部队了。而他们提供的德军情报,更是给了方面军最大的帮助,让他们在后续的进攻中仿佛是“下明棋”一般,摧枯拉朽般的突破了德军阵地,而己方损失也远远小于预期。
苏军也是一只现代化军队,和国军那种打了八年连日军基本战术和我军应对战术都没有总结和调整,只会高呼自己“枪不如人,人不如人”的封建军阀军队不同。一旦发现任何适用的战术和方法,就会全面研究和推广,而敌人也是如此。所以,一旦发现敌人有了针对的战术,就要继续改进和研发针对性更强的战术。这让双方的战争看起来更像是两个棋艺高超的棋手正在进行一场精彩的较量,而不是两个野人毫无章法的光膀子打架。
于是,197特遣队的成功立即让苏军高层注意到了这种全新的战术和方法,苏军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亲自审阅了197特遣队的作战报告和训练报告,下令各个方面军挑选最优秀的官兵,组成大量类似197特遣队的部队,进行集中训练,然后深入敌后,继续给敌人制造更多的麻烦。
“目前,列宁格勒方面军正在修整,197特遣队也会在后方暂时休整,这段时间,我会加强部队的训练工作,同时,如果总参谋部想要复刻197特遣队,让他们派人来我们这里接受训练,或者是我把一些有经验的军官派去他们那里帮忙训练或者直接指挥作战都可以。但是,指挥员同志,我不是个适合待在后方的军人,我会在修整完毕后再次率领197特遣队返回敌后,继续去杀那些纳粹一个措手不及。为了谢廖沙同志!也为了祖国母亲!”
瓦莲京娜义正严词的说道,眼神中更是充满了复仇的火光,让所有的指挥官都觉得没办法拒绝,于是,同意了她的决定……
葬礼结束后,没有时间休息,197特遣队的训练又开始了。瓦莲京娜也并没有让他们立即开始相关的专业训练,而是学着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诸葛亮会”一样,叫来了所有参加战斗的人员,一起总结这次战斗的经验教训,以及对于装备情报等各方面的改善寻求意见。
严格来说,苏军早已经不同于沙俄军队,士兵的权益和意见也有着充分的保证。但是向这样把所有官兵集合起来一起研究战术的“诸葛亮会”还是比较罕见的。
不过,这些197特遣队的成员分散在敌后作战,每支小队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经验,刨除那些吹嘘的部分,总结下来的经验也能够让其他小队获益匪浅,下一次作战的存活几率就能增加几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